特高压电力旗下的微量水分测定仪可以帮助众多电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进行各类电力测试。
1935 年,一位德国科学家 Karl Fischer 发表了一种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本生反应的滴定法,用于测定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硫:
SO 2 + I 2 + 2 H 2 O → H 2 SO 4 + 2 HI
Karl Fischer 发现,如果添加过量的二氧化硫,同样的反应可用于通过滴定产生的酸来测定水分。他选择的碱基是吡啶,据称它“只是站在架子上”。为了纪念他,这种滴定被命名为卡尔费休滴定(简称KF滴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原始的化学计量和试剂都进行了修改。
Fischer 提出的反应给出了不正确的摩尔比,假设水性本生反应中甲醇仅用作溶剂。
Smith、Bryant 和 Mitchell 纠正了这个错误,他们发现吡啶仅作为缓冲物质,为我们提供了今天使用的反应:
H 2 O+ I 2 + [RNH] + SO 3 CH 3 - + 2 RN → [RNH]+SO 4 CH 3 - + 2 [RNH] + I -
滴定最初是手动进行的。通过添加过量碘导致棕色持续存在表示终点。这不仅速度慢,而且不适合有色样品。
如今,KF 滴定已实现自动化,并广泛用于各行业的水分测定。